不知道區別的人,大概率是你還沒搞懂API、SDK是什么。
講個小故事:
這就是API的誕生。
日常生活中,我們有很多類似API的場景,比如:
那SDK又是什么?
SDK 就是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的縮寫,翻譯過來——軟件開發工具包。這是一個覆蓋面相當廣泛的名詞,可以這么說:輔助開發某一類軟件的相關文檔、范例和工具的集合都可以叫做SDK。
SDK被開發出來是為了減少程序員工作量的。
比如——
有公司開發出某種軟件的某一功能,把它封裝成SDK(比如數據分析SDK就是能夠實現數據分析功能的SDK),出售給其他公司做開發用,其他公司如果想要給軟件開發出某種功能,但又不想從頭開始搞開發,直接付錢省事。
現在可以談談API和SDK的區別了。
總的來說,兩者沒有值得比較的區別,因為是具有關聯性的兩種東西。
你可以把SDK想象成一個虛擬的程序包,在這個程序包中有一份做好的軟件功能,這份程序包幾乎是全封閉的,只有一個小小接口可以聯通外界,這個接口就是API。
比如——
我們現在要在企業ERP系統中增加某個功能(比如自動備份、數據分析、云存儲等),但又不想耗費大量時間、也沒那么多研發親自去做這個功能。這時我們可以選擇使用這個“SDK”軟件包,把ERP系統連接上API接口,就可以使用SDK軟件包里的功能。
舉個實例輔助理解:
【中鐵大橋科研院】有一個自研的信息平臺,用于管理業務數據。
但他們曾面臨一個問題——盡管有信息平臺,卻因為系統的獨立性,數據的上傳和備份,需要依靠人工在excel里來回操作,效率很低。
由于系統的開發周期長、成本高,橋科院將目光聚焦到現成的功能軟件上。
后來通過API將簡道云直接插入公司數據庫,數據可自動上傳至信息平臺上并統一展示;再通過webhook把數據推送到服務器,實現自動備份。
在這一過程中,簡道云扮演的角色就是SDK,而簡道云配備API接口,可以對接外部系統,讓橋科院不用開發直接實現了數據自動上傳、備份的功能。
最后,貼近生活講講兩者的關系:
有一杯密封飲料,它的名字叫做“SDK”。
飲料上插著吸管,吸管的名字叫“API”。
把你叫做“XX系統”。
如果你想喝到SDK里的飲料(讓系統擁有SDK中的功能),你必須通過API這根吸管來實現(通過API連接你的系統和SDK工具包),否則你就喝不到飲料。
所以:
SDK=放著你想要的軟件功能的軟件包
API=SDK上唯一的接口